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一样的薛怀义
见王孝杰陷入沉思,卢小闲突然问道:“王大将军,您从军这么多年,可有所佩服之人!”
王孝杰回过神来,瞅了卢小闲一眼,笑了笑:“当然有!”
卢小闲一脸的好:“能不能给我说说!”
“当然可以!”王孝杰点点头,“卢公子要愿意听,那我说说吧!”
王孝杰略一思考,缓缓道:“要说我最佩服的人,这头一个是薛国师!”
“薛国师?”卢小闲怪的瞅着王孝杰,“你是的说薛怀义吗?”
“卢公子,你不能直呼薛国师的大名,这是很不敬的!”王孝杰不满的盯着卢小闲,“在我的心目,他可是神一样存在的!”
卢小闲有些糊涂了,大唐军第一人最钦佩的竟然是一个和尚,而且还是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这怎么可能呢?
王孝杰似乎看出了卢小闲的心思,他一脸凝重的说:“薛国师曾经奉圣命,两次率军迎战进犯的突厥人,这事卢公子应该听说过吧?”
卢小闲点点头,在后世读史时,王孝杰刚说的这事他的确读到过。请百度搜索()
延载元年,突厥可汗骨笃禄病死,他的弟弟默啜自立为可汗,率众侵犯大唐灵州。
当时,武则天力排众议,任命薛怀义为清平道行军大总管征讨突厥。
薛怀义率领大军刚到朔方,突厥人便急急忙忙退去。薛怀义在单于台刻石记功而返,回京后,武则天加授薛怀义为辅国大将军,赐帛二千段。
长寿二年,突厥再次犯边,薛怀义又一次出征,武则天任命他为伐逆道行军大总管。同次一样,薛怀义的大军还没有抵达边关,突厥无声无息的撤兵了,薛怀义再次不战而胜。
对薛怀义的这两次出征,史书在细节方面记载的并不多。后世的史学家对此事的评价,也是一边倒的说薛怀义是走狗屎运了。
王孝杰冷哼一声道:“薛国师一率大军赶到边关,突厥人退兵了,若偶尔一次还能说他运气好,可每次都是这样,还能说是运气好吗?难道你们以为突厥人都是泥捏的不成?”
谁敢说突厥人是泥捏的,从匈奴开始他们是原王朝世代的敌人,多少次原朝代的更迭,都和他们有直接的关系。
卢小闲眉头一挑:“大将军的意思是说,这里面还有其它的原因?”
“那当然了!”王孝杰显出一脸膜拜的表情,“这两次出征我都跟着薛国师,别人不知道其的内情,我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大将军可否说来听听?”此时此刻,卢小闲对这牙薛怀义的兴趣越加浓厚。
“其实,也很简单!两次出征之前,薛国师都派人给默啜去过一封信!”王孝杰眼闪过诡异的光芒,“信内容也很简单,直接告诉默啜,他准备怎么对付突厥人!”
“竟然有这事?”卢小闲瞪大了眼睛:“他会把自己的作战思路告诉自己的敌人?”
薛怀义这么做,究竟疯了还是过于自大?
“当然了!”王孝杰骄傲的说,“他不仅把自己的行动方案没有任何隐藏的告诉了默啜,而且也是一步不差按照行动方案去做的!”
卢小闲心一动,猜测道:“然后,默啜看了信之后不得知难而退了,是不是这样?”
“没错!”王孝杰点点头,“薛国师的方案对默啜来说是无解的,他除了退兵再没有更好的办法!”
“是真的还是假的?”卢小闲有些狐疑,这个薛怀义也太邪乎了吧。
王孝杰站起身来,来到书架前取过一个锦盒来。
打开盒盖,王孝杰从里面拿出十几张绢纸递给卢小闲:“当初薛国师写给默啜的行动方案,我也抄了一份,卢公子看看明白了。”
薛怀义真有这么神?
卢小闲半信半疑接过绢纸,认真看了起来。
看完后,卢小闲脸色大变,好半晌没有说话。
他的心只有一个念头:这个薛怀义要么是妖孽,要么和自己一样也是穿越而来的,反正他不可能是这个时代的人。
为什么?
薛怀义写给默啜的作战方案,根本不是这个时代任何人所能想到的。
第一封信,薛怀义告诉默啜,他准备用是大迂回战术对付突厥人,直接派兵绕道断了突厥人的后勤给养,然后封锁突厥后退之路,采取两面夹击之势最终击败突厥人。
大唐军队自李靖领兵灭突厥的时候,采取过“侧翼迂回,前后夹击”战术,将步兵列阵的威力和骑兵强大的机动性能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但是,唐军的围歼战术只停留在“战场”一级。
历史真正最擅长采用的大迂回战术的,是距唐朝五百年之后的蒙古军队。蒙古人生长于大漠野蛮之地,但他们接受了汉人的军事战术思想,尤其是《孙子兵法》的“兵者,诡道也”。“大迂回战术”是蒙古大军用兵诡诈的集体现,他们对骑兵战术的运用达到了军事史的最高峰。
薛怀义这个作战方案,分明是蒙古人大迂回战术的翻版,这不能不让卢小闲震惊。
第二封信,薛怀义准备用的是碾压战术和袭扰战术。他借助大唐强盛的国力,稳扎稳打,一步一步推进,不断压缩突厥人的生存空间。同时,派出小股骑兵,一方面侦知敌人动向,另一方面进行袭扰。
这个方案的精妙倒还是其次,最让卢小闲无法理解的是方案出现的两种武器装备。
一种是投石机,这种投石机威力和唐朝的投石机不一样,分明是元朝攻宋时所用过的襄阳炮。另一种是对付骑兵很有效的弩,也是到了宋朝才真正出现的踏张弩。这两样东西都不是唐朝应该有的,却同时出现在了薛怀义的作战方案,难怪王孝杰会把薛怀义当作神一样看待呢。
卢小闲心有一万个疑问,但现在也只能藏在心里。他知道,这个薛怀义绝对不简单,将来有机会一定要见见他,以解心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