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阅读上一章

第六十六章 备战

  正月十五后,天色暖和了许多,兵员粮草俱已准备停当,东征之战也提上了日程。

  早后,大明宫,紫宸殿。

  早朝过后,待群臣散去,李恪传令留下了李绩、苏定方两人在殿中议事。

  “朕今日在早朝后专门留你们在此,想必都知道是为了何事吧。”李恪给两人赐坐,待两人落座后,李恪对两人道。

  苏定方回道:“陛下传召,可是为了东征高句丽之事。”

  李恪道:“不错,正是为了此事,东征之日在即,朕此前请你们来此便是为了商议东征事宜,并定下主帅人选。”

  其实此番东征,李恪原本是有意要御驾亲征,亲自挂帅的,但此事在朝中的阻力极大。

  李恪之前曾在私底下问过身边人的意思,李恪的心腹诸如岑文本、王玄策、苏定方等人也都明确表示过不同意李恪挂帅亲征,就连李靖也隐晦地劝阻过他,毕竟此事干系重大,又有李世民的例子在前,李恪出不得岔子。

  当初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御驾亲征,不止是因为李世民行伍出身,精擅兵事,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时的太子李恪已经足够成熟,可以独挑朝堂,是一名绝对合格的储君了。

  说白了,就算当年的李世民从辽东回不来了,有李恪在,大唐也不会乱,但现在年才十一的太子李璄显然还不足以挑起大梁,李恪想要御驾亲征自然是不能了,满朝文武都不会同意。

  李恪之言一出,两人顿时来了精神,自贞观十八年东征以来,朝中上下众将都憋了一口气,只待时机成熟,便要一雪当年之耻,尤其是当年攻安市城不下的李绩,便更是如此。此番李恪不留旁人,单单留了他们在此,东征主帅自然就是他们了。

  李绩和苏定方对视了一眼,当即道:“请陛下吩咐。”

  关于征辽东之战,李恪思量已久,为了此战,李恪还专门请教过李靖,现在的他不能说是十拿九稳,但也算是有腹稿在胸。

  李恪道:“关于此战,朕吸取当年父皇困顿于安市城下之教训,故朕不欲以一路大军为重,单自陆路强取平壤,朕准备兵分三路,齐力诛灭高句丽。”

  李绩听着李恪的话,道:“当年未能如期攻下安市城,是末将轻敌,是末将之过。”

  当年李世民御驾亲征,着李绩在攻安市城时在安市城外堆垒土山,本来眼看着都要成功了,却因为李绩麾下一名校尉大意,在夜间被梁万春偷袭,丢了土山,这才使得贞观十八年的东征功亏一篑。

  攻城之事本就是李绩主掌,也是因为李绩部下的大意的缘故才丢了土山,李绩连着强攻几日也未能夺回,说是因为李绩所以没有攻下安市城也说得通。

  李恪道:“知耻而后勇,既然如此,朕便再给你一次机会。”

  李绩当即应道:“末将听凭陛下调遣。”

  苏定方见状,知道李恪要下令了,也道:“末将亦听凭陛下调遣。”

  李恪看着殿下豁然起身的二人,自己也缓缓站了起来,先是对李绩道:“懋功,朕以你东征主帅,平壤道行军总管,领关陇府兵五万并幽、易、定、沧六州三万边军取道辽东,过安市城自陆路击平壤城。”

  接着,李恪又对苏定方道:“定方,朕以你为东征副帅,泗沘道行军总管,领河南并齐、淄、青、莱、海八州之兵五万,登州水师主力两万,取水路入百济,并节制新罗五万番兵,会攻泗沘、熊津,北逼平壤。”

  依照李恪的计划,李绩是主帅,苏定方是副帅,虽然两人一南一北,并不直接统属,但待将来平定了半岛三韩后,苏定方还是要受李绩节制的,当然了,这也是李恪仔细思量后的决定。

  若论才略,两人俱是当时名将,无论是谁挂帅出征,都能完成李恪的交代,不过李绩毕竟是老臣,资历比起苏定方还要厚上一些,挂帅出征要更妥当一些。

  而且其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缘故,那就是李恪对此战尤为重视,所以遣了李绩和苏定方齐出,而苏定方是李恪的心腹,无论李恪让苏定方挂正还是挂副,苏定方都不会有半点不满或者埋怨,一定会按照李恪的意思做事,不会误了东征的大局,这一点李恪更加放心。

  “诺。”李绩和苏定方得令,轰然应诺。

  待他们应下后,李恪道:“你们出宫后便可着手准备此事了,待正月后便可即刻出发。”

  李恪下旨,两人先是应下,而后李绩和苏定方对视了一眼,又不解地问道:“陛下交代的是兵分三路,只是这如今才只两路,却不知这第三路又在何处?”

  李绩是主帅,将来开战之时要内外调配,这第三路大军他若是不知,自然不妥。

  李恪笑道:“这第三路大军主帅嘛,不必朕调派,因为他现在已经身在辽东了,这第三路大军朕就是要他在高句丽和百济主力被你们牵制之时,取小道奇袭平壤,取其心腹。”

  李绩和苏定方都是知兵的宿将了,李恪之言一出,李绩和苏定方顿时就明白了,李恪属意的这路奇兵人选必定是薛仁贵无疑。

  李恪用薛仁贵为奇袭精锐的主将,其中固然有薛仁贵是李恪卫率统领出身,是李恪嫡系心腹的缘故,更重要的原因是薛仁贵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薛仁贵是安东都护,在辽东数载,常和高句丽人打交道,对辽东和高句丽的情况最是熟悉,而且薛仁贵既有统兵御战之能,又是天下罕有的猛将,骁勇无匹,让他来当这把直插高句丽心腹的利剑,再合适不过了。

  李绩拱手道:“陛下安排妥当得宜,倒是末将杞人忧天了。”

  李恪摆了摆手道:“朕虽然略懂兵事,但和两位相比还是有所不如,这点自知之明朕还是有的。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两位将军只管应势而动就行。此战朕只看结果,别的至于如何调兵遣将,攻城略地,朕只一力支持,也一概不多问半句。”

  在李恪麾下为将,便是有这个好处,李恪不会以外行指挥内行,论及兵略,李恪确不及李绩和苏定方,所以李恪也不会随意插手他们的调遣,给他们最大限度的自由和权力。

  “谢陛下信重。”李恪的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两人也一齐高声应道。

第六十六章 备战

你刚刚阅读到这里

返回
加入书架

返回首页

书籍详情 返回我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