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巨虫(为白银盟主 S等于kBlnW 加更)
经过这么多年的研(骚)究(扰),夺心魔们已经非常了解眼魔一族敏感易怒的个性,并以刺激眼魔、使之抓狂为乐,视为一种最高级的行为艺术。
多数眼魔极端厌恶长得与自己似像非像的生物,这种奇特的心态,类似某些人类女性对“撞衫”的反感,而且在程度上还要强烈百倍。
自从发现眼魔的这一怪癖,厄底斯的夺心魔们就“对症下药”,乐此不疲地搜集甚至自行创造各种与眼魔外形近似的生物,专门用于羞辱眼魔,请她们尽情体验“撞衫”的“惊喜”。
凑齐一批精挑细选的怪物,夺心魔们就设法将之送往乌狄诺斯大闹一场,自己则躲起来,运用“遥视术”暗中观察眼魔面对那些与其外形相似的怪物时会做出何种反应,通过折磨巨眼暴君们敏感的神经,欣赏其歇斯底里的狂怒,从而获得一种正常人所无法理解的扭曲的乐趣。
“章鱼螯”和“惧噬体”,就是夺心魔钟爱的这一行为艺术的产物。
至于迪洛矮人,不过是负责护送这两种怪物进入乌狄诺斯的“押运员”,夺心魔并不在意这些低等奴隶的死活。
在乔安看来,章鱼螯和惧噬体与眼魔的差异远远大于相似性。
惧噬体可以将自己体内的原生质拉伸成六条触手,每根触手长约五尺,末端张开很多长有尖锐牙齿的嘴巴。
这些嘴巴不光会咬人,还能喷吐带有强烈腐蚀性的酸液,射程远达30尺。
惧噬体身上还有很多既无猎物可咬、也没在喷口水的嘴巴,喋喋不休发出梦呓似的胡言乱语,对周围所有听得见的生物造成精神污染,使之心烦意乱,无所适从,如同中了“困惑术”。
这些闯进农场的惧噬体,造成的破坏比迪洛矮人更大,乔安可不想被它们毁掉大片尚未采摘的蘑菇田,便沿用老办法,在一片不长蘑菇的空旷地带施加8环“共鸣术”,把散落在农场各个角落的惧噬体都吸引过来。
接着,乔安对准聚集在一堆的惧噬体们轰出一发“凋死术”。
这个8环死灵系魔法具有“脱水”特效,对惧噬体这类浑身布满粘液,湿漉漉滑溜溜的生物伤害翻倍。
一团阴冷晦暗的负能量气旋在惧噬体聚集的中心地带无声爆发,迅速蔓延至周边30尺空间,平均造成高达40能级的“黯蚀”伤害,足以秒杀所有惧噬体,脱水的尸骸枯萎卷曲,仿佛一大团被阳光暴晒过后皱巴巴的鱿鱼干。
农场里残存的敌人,乔安就交给提西泰亚和莎尔负责清剿,随即将“遥视镜”的监控视角切换到附近的洛斯兽牧场。
袭击牧场的敌人以迪洛矮人为主,偶尔可见章鱼螯和惧噬体的身影。
狗头人奴隶们听到警报的第一时间,就把牧场中散养的洛斯兽都驱赶回畜栏,与此同时,“司导之眼”瓦拉克率领毒虫卫队赶到牧场,协助狗头人将畜栏周遭严密封锁起来,阻止入侵者闯进畜栏,伤害那些徒有庞大身躯却生性温顺胆小的洛斯兽。
“巨眼骑士”把麾下的变种蜘蛛安排在阵地外围,就地铺开粘稠的蛛网,只留下一条缺口通往畜栏。
从四周围攻过来的入侵者,若不想被蛛网缠住,就只能经由瓦拉克预留出的唯一通道发起进攻。
在这条道路上,它们不得不顶着狗头人投掷过来的雨点般的石块向前冲,而在前方等着它们的是一片看似坚硬石板地面、实则被瓦拉克以“幻影射线”伪装起来的蛛网陷阱,迪洛矮人一脚踩上去就别想脱身。
入侵者当中的惧噬体能够分泌酸液破坏陷阱,章鱼螯的星状眼眸则能看穿幻术,然而这两种怪物数量太少,即便绕过蛛网陷阱,前面还有大群磨牙吮血的变种蝎和变种蜈蚣严阵以待。
瓦拉克适时射出一道经“链发透镜”强化为群体效果的“缓慢射线”,被减速的怪物们随之迎来惨遭吊打的命运。
乔安透过魔镜旁观牧场中的战斗,对瓦拉克的表现很满意。
瓦拉克的个人实力是还不错,但她手下并没有莎尔那样特别强悍的打手,能把一群弱小的狗头人和智力低下的毒虫组织成井然有序的防御阵形,从容化解入侵者的攻势,主要归功于她本人巧妙的指挥调度。
在排兵布阵这方面,“巨虫骑士”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干,颇有大将风度。
牧场中的局势完全处于瓦拉克的掌控下,乔安觉得自己没必要出手帮忙,正在犹豫要不要移开观察视角,忽然发觉镜中的地面发生异常抖动,似乎即将发生地震。
“瓦拉克,当心脚下!”
乔安连忙通过心灵通讯发出警告,可惜还是迟了一步。
就在瓦拉克身后不远处,平坦的地面突然炸裂,泥土沙石漫天飞溅。
透过灰蒙蒙的沙尘,乔安发觉地面裂开一个大窟窿,一颗硕大狰狞的头颅从中探出,一口便把瓦拉克骑乘的大型变种蜘蛛咬住,蜘蛛圆鼓鼓的肚皮被利齿撕裂,爆出大量混合内脏的浆液,八条长腿绝望地痉挛抽搐。
那怪物咬住蜘蛛不撒口,巨蟒般的身躯从地洞中蜿蜒爬出,顺势一卷,便把刚刚浮空而起的瓦拉克死死缠住。
乔安连忙放大镜面视角,仔细一瞧,发觉刚刚破土而出的怪物赫然是一条前所未见的巨大蠕虫,从头到尾不下八十尺长,躯干直径宽约八尺,浑身被一圈圈紧密嵌合的暗紫色几丁质甲壳覆盖,布满层层螺旋排列的利齿的巨大口腔,可以轻松塞下一头公牛,尾巴末梢还生有一根粗大的钩刺。
总的来说,这条巨虫有点像放大数十倍的血苔虫,比乔安过往接触过的所有超自然虫类生物都更为庞大凶猛。
这种级别的巨虫非常罕见,再加上那一身标志性的紫色外骨骼,乔安这样专门从事超自然虫类研究的学者当然一眼就认得出来,那是一条“紫虫”!